人民日报曝光!这里垃圾无序倾倒,生态告急!破局之路在何方?

一、问题曝光:玉米地里的环境伤疤

7月末,人民日报曝光了山西长治市部分乡村垃圾倾倒无序、严重污染周边环境的问题。记者实地走访长治市上党区、平顺县后发现,大量未经源头分类的垃圾被随意倾倒在山沟、农田等地。这些垃圾露天堆放,既无防尘措施,导致尘土飞扬,又无防渗手段,有害物质渗入地下,已然成为生态环境的“毒瘤”。

垃圾

从航拍画面看,垃圾场像是玉米地里一条裂开的“伤疤”

在长治市上党区北呈乡,国道旁一处约60亩的山沟沦为垃圾“重灾区”。山沟两侧是废砖废石、废弃电缆等建筑垃圾,中间则是高达10余米未分类的生活垃圾。附近村民透露,自2016年起,每晚都有垃圾车前来倾倒,腐臭气味弥漫,严重影响生活。南呈村、北和村等地,同样存在垃圾混放现象。渣土车频繁穿梭,扬尘漫天,道路被压得坑洼不平,垃圾还侵入水体,致使池塘水体发黑发臭。平顺县玉峡关镇一处山坡,垃圾从山底堆至山顶,现场无任何填埋场标识及防护设施,植被惨遭破坏。

垃圾场内堆放着各类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

垃圾场内堆放着各类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

垃圾无序倾倒,不仅让乡村环境“颜值”尽失,更对生态平衡、居民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土壤遭污染,农作物品质受影响;水源被破坏,威胁周边居民饮水安全;恶臭气味滋生细菌、传播疾病。面对如此困局,如何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

二、政策倒逼:从无序倾倒资源化利用

面对舆论压力,长治市生态环境局7月28日回应称“问题属实,严肃处理”,并启动全市专项排查整治。这一事件折射出我国垃圾治理的深层矛盾:

  • 处理能力缺口:中央督察组6月指出,长治市仅有的1座生活垃圾焚烧设施覆盖8个县区,长期超负荷运行,西南部新建项目仍处招投标阶段。
  • 政策执行滞后: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建筑垃圾治理的意见》要求2027年地级市资源化利用率达50%,但长治等市处理设施建设进度严重滞后。
  • 分类体系缺失:村民直接将垃圾投入车斗,未做源头分类,导致可回收物与有害垃圾混杂,增加处理难度。

三、技术破局:洁普环保的资源化闭环方案

其实,目前已有不少成熟的技术和方案可供选择,洁普环保推出的生活垃圾资源化系统和建筑垃圾资源化系统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一)生活垃圾:从“垃圾山”到“燃料棒”

生活垃圾不同组分经合理处理,可实现有效价值。高热值可燃物能加工成替代燃料,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有机质通过厌氧发酵或好氧堆肥,可转化为清洁沼气或优质有机肥,助力农业生产;塑料、金属、玻璃等可回收物经分选提纯,能重回资源循环轨道。

生活垃圾资源化系统

洁普环保的生活垃圾资源化系统集成了双轴撕碎机、单轴撕碎机等破碎设备,配合磁选机、滚筒筛、风选机等智能分选单元,并借助GI智能监测系统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管控。其自动化程度高,能耗低,还可根据项目实际需求,灵活集成压缩打包、RDF制棒等设备,显著提升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水平。

(二)建筑垃圾:从“废料”到“建材”

建筑垃圾同样蕴含巨大资源价值。废钢筋、废铁丝等金属,经回炉冶炼可制成各种钢材;砖、石、混凝土等可替代天然砂,用于建筑砂浆或制作新型建材;塑料、布料、木质家具等可燃物,能加工成燃料棒,为发电厂提供稳定的能源支持。

建筑垃圾资源化系统

洁普环保的建筑垃圾资源化系统集合了拥有强大破碎能力的颚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等设备,产出的砂石料粒型优异,级配合理;同时可增加风选机、轻物质分离器等协同设备,精准分离轻、重物质,提高砂石料纯度。系统还可配备除尘降噪设施,确保作业环境达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四、污染重灾区资源宝库

长治垃圾危机,暴露的是传统处理模式的局限性,也预示着资源化革命的必然性。当60亩山沟的垃圾被转化为燃料棒与再生建材,当“美化长治”的标语从口号变为技术实践,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环境问题的解决,更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垃圾,正从“城市负担”变为“绿色富矿”。

以上内容对您是否有帮助?

0条评论

avatar
评论
取消
在线对话拨打电话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