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处理技术有哪些?

固体废物处理通常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物化及生化方法把固体废物转化为适于运输、贮存、利用或处置的过程。目前采用的主要方法包括压实、破碎、分选、固化、焚烧、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等等。

固体废物

物理处理

压实技术

压实是一种通过对废物实行减容化,降低运输成本、延长填埋场寿命的预处理技术。压实是一种普遍采用的固体废弃物预处理方法,如汽车、易拉罐、塑料瓶等通常首先采用压实处理。适于压实减少体积处理的固体废弃物还有垃圾、松散废物、纸带、纸箱及某些纤维制品等。对于那些可能使压实设备损坏的废弃物不宜采用压实处理,某些可能引起操作问题的废弃物,如焦油、污泥或液体物料,一般也不宜作压实处理。

破碎技术

为了使进入焚烧炉、填埋场、堆肥系统等废弃物的外形尺寸减小,预先必须对固体废弃物进行破碎处理。经过破碎处理的废物,由于消除了大的空隙,不仅使尺寸大小均匀,而且质地也均匀,在填埋过程中更容易压实。固体废弃物的破碎方法很多,主要有冲击破碎、剪切破碎、挤压破碎、摩擦破碎等,此外还有专用的低温破碎和湿式破碎等。

分选技术

固体废物分选是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化、减量化的重要手段,通过分选将有用的充分选出来加以利用,将有害的充分分离出来;另一种是将不同粒度级别的废弃物加以分离。分选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物料的某些性质方面的差异,将其分选开。例如利用废弃物中的磁性和非磁性差别进行分离;利用粒径尺寸差别进行分离;利用比重差别进行分离等。根据不同性质,可以设计制造各种机械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分选。分选包括手工捡选、筛选、重力分选、磁力分选、涡电流分选、光学分选等。

固化处理技术

固化技术是通过向废弃物中添加固化基材,使有害固体废弃物固定或包容在惰性固化基材中的一种无害化处理过程。固化产物应具有良好的抗渗透性,良好的机械特性,以及抗浸出性、抗干湿、抗冻融特性。这样的固化产物可直接在安全土地填埋场处置,也可用做建筑的基础材料或道路的路基材料。固化处理根据固化基材的不同可以分为水泥固化、沥青固化、玻璃固化、自胶质固化等。

化学处理

化学处理是采用化学方法破坏固体废物中的有害成分从而使其达到无害化。包括氧化、还原、中和、化学沉淀和化学溶出等。

生物处理

生物转化技术

生物转化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固体废物的分解作用使其无害化。这种技术可以使有机固体废物转化为能源、食品、饲料和肥料,还可以用来从废品和废渣中提取金属,是固体废物资源化的有效的技术方法。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有,堆肥化、沼气化、废纤维素糖化、废纤维饲料化、生物浸出等。

堆肥

堆肥化是利用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人为地促进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的微生物学过程,其产物为堆肥,是处理有机固体废物并使之实现资源化的一种重要技术,包括高温堆肥(好氧堆肥)、厌氧堆肥、静态堆肥和动态堆肥等。

厌氧消化

厌氧消化是指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有控制地使废物中可降解有机物转化为CH4、CO2和稳定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按不同的分类方式,可分为干式和湿式;单相和多相;间歇式和连续式。

焚烧、热解和湿式氧化技术

焚烧法

焚烧法是固体废物高温分解和深度氧化的综合处理过程。其优点是把大量有害的废料分解成无害的物质,并可以处理各种不同性质的废物,焚烧后可减少废物体积的90%(取决于其灰分的不同而不同),便于填土处理。由于固体废物中可燃物的比例逐渐增加,采用焚烧方法处理固体废物,利用其热能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以此种方法处理固体废物,占地少,处理量大,在保护环境、提供能源等方面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欧洲国家较早采用焚烧方法处理固体废物,焚烧厂多设在1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并设有能量回收系统。日本由于土地紧张,采用焚烧法逐渐增多。焚烧过程获得的热能可以用于发电,利用焚烧炉发生的热量,可以供居民取暖,用于维持温室室温等。目前日本及瑞士每年把超过65%的都市废料进行焚烧而使能源再生。但是焚烧法也有缺点,例如,投资较大,焚烧过程排烟造成二次污染,设备锈蚀现象严重等。

热解

热解是将有机物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高温(500~1000℃)加热,使之分解为气、液、固三类产物。与焚烧法相比,热解法则是更有前途的处理方法。它的显著优点是基建投资少。

湿式氧化处理法

湿式氧化法是有机物质在水的存在下在温度为120~380℃、操作压力在10~200个大气压时快速氧化。在美国等一些国家里,已用来处理纸浆黑液,因为固体含量3%~6%的液体即可用此法处理。市政废水、石油化工废水、工业系列化处理污泥等均可处理。

以上内容对您是否有帮助?

0条评论

avatar
评论
取消
在线对话拨打电话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