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值可回收物是与报废汽车、废家电等高价值废弃物相对的概念,它们是指在生活中具有一定循环利用价值,但在垃圾投放过程中容易混入其他类生活垃圾,且单纯依靠市场调节难以有效回收处理的固体废弃物。这类废弃物包括废塑料、纸张、玻璃、织物、金属等,它们需要通过规模化回收和集中处理才能重新获得循环使用价值。
据《中国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现状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各类低值可回收物产生量约为9577万吨,但回收量仅约2547万吨,总回收率仅约26.6%,远低于主要再生资源75%以上的平均回收利用率。这背后反映出多重问题:首先,地方政府对低值可回收物的重视程度不足,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和激励机制;其次,企业回收积极性不高,受限于利润空间小、处理难度大等因素;再者,公众分类意识淡薄,导致大量低值可回收物被错误投放或混入其他垃圾中。这一系列问题共同构成了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的瓶颈,严重制约了其回收效率的提升。
有业内人士认为,环卫企业因其完善的垃圾收集网络和运输体系,最适合承担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工作。环卫企业能够直接接触到大量低值可回收物,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同时,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处理能够盘活环卫企业的存量资产,如环卫车等,并挖掘出环卫项目的额外营收潜力,实现以废养绿、绿色循环的良性循环,符合国家低碳环保政策的要求。
然而,环卫企业在回收低值可回收物时也面临挑战。当这些低值物被送进分拣中心后,要转化为“再生资源”,就需要处理企业发挥关键性作用了。其处理步骤通常为:
首先,将低值可回收物进行破碎处理,减小体积,便于后续分选和处理。需控制破碎粒度,以免影响分选效果。
其次,对破碎后的物料进行分选,分离出不同成分。可采用重力分选、磁力分选、光电分选等方法,根据物料性质选择合适的分选设备,确保有效分离。
然后,对分选后的物料进行清洗、干燥、细碎等精细化处理,以满足后续利用要求。
最后,经过处理后的低值可回收物就可以转化为高价值的产品或原料了。如废塑料再生为颗粒料用于制造塑料制品,废纸再生为纸张或纸浆用于制造包装材料或文化用纸等。部分低值可回收物因高热值还可制成替代燃料,减少碳排放。
需注意的是,低值可回收物的高值化利用需综合考虑技术可行性、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和利用途径,以实现低值可回收物的最大化利用和价值提升。
总之,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政策支持,我们有能力将低值废弃物转化为宝贵资源,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