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窑垃圾处置工艺流程

水泥窑垃圾处置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垃圾的预处理和入窑焚烧处置两个主要阶段。以下是详细的工艺流程介绍:

一、预处理系统

预处理是水泥窑垃圾处理的第一步,主要目的是将原生态生活垃圾转化为适合焚烧的物料,并去除可能影响窑炉运行的杂质。预处理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分类与储存:

垃圾被运送至预处理车间后,首先卸入原生态垃圾储坑。在此阶段,垃圾可能不进行严格的分选,但会通过后续步骤进行初步处理。

  • 破碎:

垃圾由行车抓斗送至给料机,再由给料机送至破碎机进行粗破碎。破碎后的垃圾尺寸减小,便于后续处理和焚烧。

  • 好氧干化:

经破碎后的垃圾由溜槽直接溜至储料地坑进行好氧干化。干化过程有助于去除垃圾中的部分水分,提高焚烧效率。

  • 脱水:

干化后的垃圾再由行车抓斗送脱水喂料机,再由脱水喂料机送至脱水机进行挤压脱水。脱水后的垃圾水分含量进一步降低,有利于焚烧过程的稳定进行。

  • 筛分与除杂:

在预处理过程中,还可能包括筛分和除铁、除杂等操作,以去除垃圾中的大块杂质和金属等不可燃物。

二、入窑焚烧处置

经过预处理的垃圾被送入水泥窑进行焚烧处置。具体过程如下:

  • 喂料与焚烧:

脱水后的垃圾由计量喂料机喂料到皮带计量秤,然后输送到管状皮带机尾,最终送至热盘炉或分解炉进行焚烧处理。垃圾在炉膛内与高温三次风及部分热生料混合,进行充分燃烧。

  • 烟气处理:

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含有多种污染物,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常见的烟气处理技术包括脱硝、除尘、脱硫等,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去除烟气中的有害物质,使排放达到环保标准。

  • 残渣利用:

焚烧后的残渣仍含有一定的有用成分,可以作为水泥生产的原料加以利用。残渣中的一些重金属元素可以被固定在水泥熟料中,从而降低对环境的危害。

三、整体效益

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技术不仅实现了垃圾的减量化和无害化,还通过焚烧产生的热量用于水泥熟料的烧成,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据不完全统计,一条500吨/天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生产线可年消化生活垃圾15.5万吨,全年可为水泥生产线节约2万吨标准煤,为周边地区减少生活垃圾填埋用地每年节约土地约达40亩,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保效益显著。

以上内容对您是否有帮助?

0条评论

avatar
评论
取消
在线对话拨打电话留言